|
|
|
聚乙烯塑料市場 |
全球聚乙烯產業產能過剩
馬克商業服務公司總裁思葛都稱,20年前,近三分之二的全球聚乙烯產能分布于西歐和北美地區,而到2015年,這些地區的產能將只占三分之一,西歐和北美將成為重要的凈進口地區。同期,中東、中國和亞太地區聚乙烯產能所占份額將增長3倍,接近全球一半,但中國仍將是一個凈進口國。聚丙烯的情況也與此十分相似。 他預測,2009年至2013年,全球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年總產能將分別達1.504億噸、1.620億噸、1.735億噸、1.807億噸和1.892億噸,其間的消費量將分別是1.300億噸、1.351億噸、1.400億噸、1.450億噸和1.502億噸,每年分別過剩2040萬噸、2690萬噸、3350萬噸、3570萬噸和3900萬噸。 思葛都指出,“剩余因子”是產能減去產量再除以產能的百分數。它是聚烯烴供應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具體數值的大小反映了該行業健康狀況的好壞。剩余因子是10的話,說明供求狀況良好,達12的話也不錯。但是,按照馬克商業服務公司的分析,全球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剩余因子達到10以來已有近20年,目前該指標已超過20,到2013年將進一步上升至40,產能將出現嚴重過剩。他表示,從理論上說,過剩的產能應被關閉,但是實際上目前全球過剩產能關停進程很緩慢。 這樣造成的局面就是,不僅供應繼續超過需求,而且供給的位置也發生了改變,尤其是轉向中東,同時也轉向了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
聚乙烯產能增長轉向亞洲與中東
據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歐洲和北美在今后五年的聚乙烯(PE)生產能力將不會有顯著增長,而中國等國家顯示出巨大需求,中東擁有原料成本優勢,從現在起至2015年,亞太和中東地區將占到擬新增PE產能的80%以上。 由GlobalMarketsDirect公司發布的這份名為“至2015年:聚乙烯行業之未來”的報告估計,2008年,亞太地區占到全球產能的43%,全球需求占比達44%。該報告預計說,2008-2015年,該地區將新增1200萬噸的聚乙烯產能,其中有800萬噸將來自中國和印度。 在亞太區聚乙烯產能中占主導地位的是HDPE,占到裝機產能的48%和擬新增產能的43%。LLDPE產能數目前位居第二,占現有裝機產能的28%。LLDPE占該地區擬新增產能的51%。到2015年,HDPE將占到該地區4200萬噸裝機產能中的47%,LLDPE占34%,LDPE占19%。 中東的聚乙烯產能也將有大幅增長,到2015年將新增1150萬噸產能。 該報告稱:“原料成本優勢和該地區在原油與天然氣以外形成多元化出口格局的需求,是中東大規模擴能的主要推動因素。”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是中東主要的聚乙烯市場,也是擴能數最大的地方。 沙特阿拉伯到2015年將新增400多萬噸的產能,伊朗將新增500多萬噸。卡塔爾將新增200萬噸產能。 相比之下,歐洲預期當地需求仍將停滯不前,且將出現大量產能過剩。各生產大國的新增PE產能將很有限。該報告所定義的此類生產大國是德國、法國、比利時和荷蘭。 歐洲地區唯一例外的是俄羅斯,預期到2015年將新增100萬噸的聚乙烯產能。 該報告說:“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與天然氣出口國之一。而且,近五年來高居不下的原油價格已推動了俄羅斯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國內的聚乙烯需求隨之上漲,而充足的原油和天然氣儲量為產能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