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不卡-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

   期貨學院
   為什么要做期貨
   期貨交易概述
   期貨市場功能
   期貨交易入門
   期貨風險控制
   期貨套期保值
   期貨投機套利
   期貨分析方法
   期貨法律法規
   國外期貨交易所
   期貨度量衡換算
   常見問題解答
   開戶流程






   豆粕期貨合約說明

一、開展豆粕期貨交易的優越條件

  1. 流通量大。

  豆粕的生產和消費都是通過市場交換達成的,市場競爭比較充分,上下游產品經營一體化的企業很少,可以說豆粕市場不存在壟斷。

  油脂廠從農民或者糧食企業手中購買大豆,生產豆油和豆粕,飼料廠購買豆粕,生產飼料。由于油脂廠和飼料廠之間很少有上下游產品經營一體化的情況,加上國內油脂廠、飼料廠的生產規模都比較小,豆粕的生產企業與消費企業之間都通過市場交換來完成,因此,豆粕的現貨貿易量特別大,屬于大宗農副產品。

  2. 價格波動頻繁。影響豆粕價格的因素相當多,如大豆產量、產地氣候、豆粕的產量和進出口量、飼料工業的需求等。豆粕生產還有季節性,11月份大豆收獲之后是豆粕的生產旺季,48月份是豆粕的生產淡季,在此期間,豆粕的價格會呈周期性變化,且波幅較大,一般可達到30%。另外,豆粕儲存時間較短,流動性較大,也是造成豆粕價格波動頻繁的原因之一。

  3. 與國外豆粕價格結合緊密。我國即將加入WTO,國內豆粕市場將與國際市場緊密相連,近幾年國內市場的豆粕需求量不斷增加,國內生產量不能滿足需求量的增長,進口豆粕在國內市場占有較大比重,這就使國內市場豆粕價格受到國際豆粕價格的影響,特別是CBOT豆粕價格的變化對國內豆粕價格的影響很大,總之,近幾年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基本上與國際市場相吻合。

  4. 豆粕是比較成熟的期貨交易品種。目前,世界上進行豆粕期貨交易的交易所為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998年之前,豆粕品種曾在國內多家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其中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和蘇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貨交易量比較大,交易活躍。

  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豆粕期貨交易,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大連是國內豆粕的最大集散地之一,年均流通量在120萬噸左右,現貨貿易發達。大連的自然條件好,豆粕存儲時間長,庫容量大,倉儲設施齊全。

  5. 開展豆粕期貨交易,有利于油脂廠、豆粕進出口企業、飼料廠、豆粕貿易商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回避現貨價格風險。在沒有豆粕期貨交易的情況下,豆粕進口商面臨極大的市場風險。98年初,我國進口企業大量進口豆粕,然而豆粕市場價格大幅下滑,CBOT市場豆粕價格從979月的230美元/短噸跌至985月的160美元/短噸。而同期我國進口豆粕達289萬噸,按進口1噸豆粕虧損30美元計算,進口商虧損近1億美元。這是由于進口商沒有從事套期保值交易,也就無法回避現貨市場價格風險。

  現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展豆粕期貨交易,從事與豆粕相關的現貨企業就可以利用大商所的豆粕交易,套期保值,減少價格波動風險。

二、豆粕期貨合約設計指導思想

  豆粕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期貨品種,曾經在國內期貨市場活躍過一段時間。19941月,豆粕合約首次在鄭交所上市交易,19958月,廣聯所豆粕合約正式掛牌交易,199612月,蘇交所推出豆粕合約。從交易情況看,廣聯豆粕運行時間最長,交易最為活躍,但同時也發生了一些風險事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合約和規則的設計思路存在一定的問題。

  因此,大商所在豆粕期貨合約設計中,確定了以下四個基本的指導思想:

  1、堅持大品種的設計思路,正確反映豆粕現貨市場特點,有利于發揮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等基本經濟功能;

  2、有利于風險控制,防止市場操縱行為,保持市場穩定;

  3、有利于吸引增量資金,適度活躍交易,增加市場流動性;

  4、有利于保持與大豆期貨交易的協調性。

三、豆粕期貨合約設計的主要特征

   大商所在豆粕合約設計過程中,吸取了廣州、蘇州和鄭州三家交易所好的做法,同時對豆粕合約曾經暴露出來的、爭議比較大的問題,進行了大膽的改進和創新。

 大商所豆粕期貨合約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征:

  1、交割品標準全面反映現貨市場特點,更具代表性和科學合理性。豆粕國家標準是1989年頒布的,由于近年來豆粕生產設備、技術水平和加工工藝等都有較大提高,加之國家大量進口大豆和豆粕,國內市場流通中的豆粕質量普遍有所提高,國標中的一些指標與目前現貨市場標準出現一定差異。為此,我們在國標基礎上自行設計了《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質量交割標準 (F/DCE D001-2000) (以下簡稱"F/DCE標準")。在F/DCE標準中,用于大連商品交易所交割的豆粕在品級分類、蛋白含量、脲酶活性及感觀性狀等方面都與國標有所不同,以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目前的豆粕現貨市場。

 2、充分考慮豆粕的特殊性。豆粕作為工業加工品,與大豆等糧食作物有很大不同,其品質易變,保管難度大,現貨價格波動頻繁,波幅較大。從控制風險的角度考慮,豆粕交易保證金比例確定為10%,漲跌停板幅度為5%,通常可抗御2個連續停板帶來的風險。同時豆粕指定交割倉庫從原大豆交割庫中擇優選取,以確保豆粕保管不出問題。

  3、盡可能與大豆期貨合約保持一致性。豆粕與大豆是兩個相關性級強的品種,為此,豆粕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元、報價單位、最小變動價位、交割月份、交易時間、最后交易日、交割方式等條款,都與大豆期貨合約保持統一,以方便套期保值者和投資者。

四、豆粕期貨合約設計要點說明 

  豆粕是大豆經過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種副產品,主要用于飼養業、飼料加工業和食品加工業等。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豆粕產量大幅增加,市場年流通量超過1000萬噸,價格波動頻繁,與國際豆粕價格聯系緊密,現貨企業回避價格風險的需求非常迫切,比較適合進行期貨交易。設計豆粕期貨合約的目的就是為相關現貨企業提供理想的避險工具,服務于豆粕的生產流通。

  現就豆粕期貨合約的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漲跌停板幅度: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5% 理由:豆粕現貨價格波動比較頻繁,特別是由于豆粕品質易變,一般情況下豆粕庫存較少,在某些時段豆粕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目前大連本地豆粕現貨價約1900/噸,南方地區約在2100/噸,平均價約為2000/噸,5%的價格波幅約為100元,而交易保證金為10%,可抵御2個停板帶來的風險,有利于控制風險。目前大豆期價在2300/噸左右,漲跌停板為60元。相比之下,豆粕的價格最大波幅要比大豆高,比較有利于活躍交易。因此,豆粕合約中將漲跌停板幅度設為5%

  ()合約月份: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 合約月份的確定主要與豆粕生產周期、不同季節保管難易程度有關。豆粕儲存時間較短,保管難度較大,特別是在高溫多雨季節,容易霉變、發酵。大連位于我國北方,與蘇州、廣州相比,氣候條件比較適宜豆粕的保管。因此,豆粕交割月份按習慣作法,連續設置交割月,即1357911月作為交割月。

()交割標準品、替代品及升貼水:交割標準品及替代品質量標準符合F/DCE標準,替代品對標準品的貼水為100/噸,并只設等級升貼水。

  1、交割標準品及替代品 從目前國內豆粕現貨市場的情況看,在國內豆粕加工、消費總量中,44.0%以上蛋白含量的豆粕占10%43.0-44.0%蛋白含量的豆粕占70%左右,低于43.0%蛋白含量的豆粕占20%,其中42.0%以下蛋白含量的豆粕在現貨市場中基本無法使用。如沿用國家標準,只能設國標二級豆粕為標準品,考慮風險控制因素,只有將三級豆粕作為替代品。這樣做可能會導致以下問題:

  (1)交割標準品即國標二級豆粕代表了流通中中等偏下質量的豆粕,油脂加工企業很有可能將43.0%以上蛋白含量、質量較好的豆粕在現貨市場上出售,而將沒有銷路的、42.0%以下蛋白含量的豆粕在期貨市場上拋售,期貨市場中流通的豆粕缺乏代表性和普遍性,同時也無法起到促進產品質量提高的作用;

  (2)國標三級豆粕因蛋白含量過低,對二級豆粕基本無替代性,飼料廠與其使用40.0%蛋白含量的豆粕,還不如使用價格不超過1000/噸的其它油粕;

  (3)以上兩方面問題,最終將導致飼料類豆粕消費企業不敢進入期貨市場保值或接貨。 基于以上原因,根據目前豆粕現貨市場的實際情況,以國家標準為基礎,設計了F/DCE標準。其中,交割標準品、替代品蛋白含量分別大于等于43.0%42.0%,粗纖維、粗灰分指標分別與國標二、三級豆粕相同,兩個品級豆粕水分均小于等于13.0%,脲酶活性允許指標范圍均為0.02-0.35

  從蘇交所和廣聯所的情況看,兩家交易所都將交割標準品確定為國標一級豆粕,一級以下品級豆粕作為替代品。其中蘇交所二、三級豆粕作為替代品,廣聯所最初只以二級豆粕為替代品,后因可交割豆粕數量較少,市場發生數次風險事件,又增加了三級豆粕作為替代品,以解決期貨交割標準過高的問題。

  與四年前不同的是,目前國內油脂加工企業的烘干技術都有較大提高,豆粕水分較四年前有所下降,相應的蛋白含量有所提高,基本可以保持在43.0%以上。因此,F/DCE標準的提高是以現貨市場豆粕質量的提高為基礎的,豆粕期貨合約的整體設計思路仍充分體現了大品種的設計風格。關于F/DCE標準,就以下幾點作簡要說明:

  (1) 蛋白含量:交割標準品大于等于43.0%,替代品大于等于42.0%。理由:43.0%蛋白含量的豆粕代表了目前豆粕市場的普通品,以此為標準可以保證交割標準品具有代表性。現貨市場中42.0-43.0%蛋白含量的豆粕對標準品具有可替代性,在特殊年景,標準品級豆粕有可能減少,43.0%以下蛋白含量的豆粕有可能增加,為緩解特殊情況下供給不足的問題,允許替代品級豆粕進入交割。

  (2)粗纖維與粗灰分:交割標準品與替代品分別與國標二級、三級豆粕的標準一致。 理由:據市場調查,部分進口豆粕蛋白含量較高,但粗纖維和粗灰分指標通常只能相當于國標三級豆粕。當國內大豆年景不好,或因其它原因,豆粕市場供不應求時,進口豆粕將大量增加,現貨市場中可用于交割的標準品級豆粕就會減少,為了避免供求失衡,依照F/DCE標準,進口豆粕至少可以作為替代品進入交割。

  (3)脲酶活性:允許指標范圍為0.02-0.35 理由:脲酶活性是豆粕檢驗的重要指標,關系到氨基酸的含量及霉變結塊的速度。脲酶活性過低,活性不足,導致氨基酸活性不夠,影響飼料質量,脲酶活性過高,將破壞氨基酸,并導致霉變結塊。由于脲酶活性對豆粕使用和保管意義重大,合約中對脲酶活性的要求比國標(國標脲酶活性允許指標為0.4以下)嚴格,允許指標范圍確定為0.02-0.35(主要參照進口豆粕標準)

  (4)感觀性狀:顏色呈淺褐色或淺黃色,色澤一致;呈不規則碎片狀、粉狀或粒狀;無發酵、霉變、非擠壓性結塊、蟲蛀及異味異嗅。 理由:由于加工工藝不同,豆粕的感觀性狀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對感觀性狀的規定在國標基礎上有所變化,對外觀形狀增加了限定。需特殊說明的是, F/DCE標準中不包含紅褐色豆粕。主要原因是紅褐色豆粕不符合國內廠家的使用習慣,市場銷路很差,價格與國產豆粕相差較大。

  在設計F/DCE標準的過程中,也曾經有過這樣一種擔心,即如不允許紅褐色豆粕進入交割,是否會導致某些特殊時期,可供交割的豆粕數量會大幅減少?為此我們做了大量調研工作。據調查,紅褐色豆粕主要是因加工原料大豆的種皮為紅褐色,紅褐色大豆主要產于巴西南部,約占巴西大豆年產量的50%以上。從進口數量看,因國家對進口豆粕征收增值稅,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進口豆粕大幅減少,1999年較上年減少85%2000年僅有少量印度進口豆粕,巴西南部紅褐色豆粕在國內已很少見。

  從進口大豆情況看,巴西大豆占我國年進口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主要集中在每年5-8月份大量到岸。由于紅褐色豆粕銷路較差,且壓榨后提煉精油時需增加脫色成本,所以國內油廠在接到紅色種皮大豆時,通常不會集中加工,而是與黃大豆混合加工,以使豆粕仍能保持黃色。由此可以斷定,在正常情況下,紅褐色豆粕的數量是相當有限的,不允許紅褐色豆粕進入交割不會導致可交割豆粕實貨量大量減少。

  2、等級升貼水

  (1)不對較高品級豆粕設升水。 理由:就目前現貨市場情況看,高蛋白飼料仍只代表飼料業的一種發展趨勢,而不是現實市場的主流。由于國產高蛋白含量豆粕產量小,質量不穩定,飼料廠家使用較少,現貨市場中高蛋白含量豆粕與43.0-44.0%蛋白含量豆粕的售價基本相同。如對高蛋白豆粕設置升水,容易出現一部分游離于現貨市場之外的"金豆粕",使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脫節。

  (2)替代品貼水100/噸。 理由:在F/DCE標準中,交割標準品與替代品蛋白含量相差一個百分點。以目前現貨市場行情看,一個百分點的蛋白含量約45/噸。因42.0%蛋白含量豆粕的使用量正在逐步減少,為避免正常情況下大量質量較差的豆粕進入期貨市場,豆粕期貨合約中將替代品級豆粕的貼水適當加大,確定為100/噸。同時,當市場供給不足、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出現較大偏差時,即使貼水100/噸,替代品仍能夠進入交割。

  3、單項指標不設升貼水 理由:豆粕質量是由數項指標共同決定的,某項指標突出,并不意味豆粕質量好。如蛋白含量,在新鮮度、水份、氨基酸等指標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即使蛋白含量較高,仍影響豆粕質量。因此,合約中不對單項指標設升貼水。

  ()進口豆粕:質量符合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交割質量標準的進口豆粕可以作為標準品和替代品用于交割。

  1、允許進口豆粕交割 理由:

  (1)近年來,進口豆粕已經成為我國豆粕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口豆粕排除在豆粕期貨市場之外,必然會影響豆粕合約的權威性和完整性。

  (2)豆粕作為工業加工品,供貨比較集中,一旦油脂行業生產出現較大波動,有可能造成豆粕貨源不足,這個時候就需要進口豆粕來填補供求缺口,避免期貨價格出現異常波動,抑制市場操縱行為。

   2、進口豆粕與國產豆粕采用同一質量標準 理由:

  (1)進口豆粕和國產豆粕用檢驗指標衡量,差異不大,進口豆粕新鮮度不如國產豆粕,但沒有權威指標來區分;

  (2)就價格而言,美國進口豆粕與國產豆粕相差不大,南美豆粕與國產豆粕差價較大;

  (3)就國內市場需求而言,由于進口豆粕新鮮度不如國產豆粕,在同等情況下,廠家更愿意要國產豆粕。 因此,從方便現貨企業參與、易于操作和相對公平的角度出發,進口豆粕與國產豆粕使用同一質量標準。

   ()交割方式:集中交割。 理由:期貨市場發育初期通常采用集中交割,而在比較成熟的市場(如CBOT)則通常采用滾動交割。集中交割比較簡潔,滾動交割則具有使可交割實貨量大大增加、防止市場操縱行為及分散緩解交割工作量等特點,在市場比較正常的情況下,可作為一個較為有效的風險防范手段。但在極端市場情況下,單憑滾動交割也是無力解決"多逼空"等重大風險的。

   曾經有會員建議大豆應采用滾動交割方式。之所以沒有實行這種方式,原因在于,大豆在四大糧食品種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現貨流通量很大,可用于期貨交割的大豆比較充足,與目前大連大豆期貨市場的規模比較匹配。且經過幾年的摸索,大商所形成了一套適合大宗農產品期貨交易的風險控制辦法,如按時間和持倉梯度增加保證金等,基本可以有效控制盤面風險,避免盤面風險過度累積形成較大的交割風險。

  盡管豆粕與大豆在生產、流通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交易環節的風險控制是比較相通的,大豆交易中一些好的經驗、有效的方法同樣可以運用到豆粕風險控制中。

  隨著豆粕期貨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市場進一步成熟,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機推出滾動交割。

   此外,豆粕作為一種工業品,其檢驗指標基本都是化學指標,與物理指標相比,化學指標檢驗比較復雜,時間較長。采用集中交割,在大量交割時可能會因質檢時間問題而影響交割履約,這個問題將主要通過提高對豆粕交割倉庫技術設備、檢驗水平的要求、加強與權威質檢機構合作等措施加以解決。

   ()交割地點:大連地區大商所豆粕指定交割倉庫,暫不設異地交割庫。 理由:大連是北方的天然良港,冬暖夏晾,氣候條件較適宜豆粕保管。同時大連又是北方最大的糧食集散中心,現貨市場比較發達,倉儲運輸設施完備,基本上能夠承擔豆粕期貨交割。

  會員對設立異地庫的呼聲一直比較高,國內外不少交易所也都設立了異地庫。在幾年的市場運行中,我們也感到設立異地庫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論證。目前之所以暫不設異地庫,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異地升貼水標準的合理性很難保證 異地升貼水設計不合理,就會使合約的標的不清晰,即在交易中出現雙重或多重價格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期貨價格失真,同時也容易出現買方不愿出庫和賣方不愿入庫的現象。在制定異地升貼水時,需要考慮:確定交易的基準交割地、異地與基準交割地之間的產銷狀況差別、異地與基準地之間的運雜費。其中,后兩點很難準確把握。

   2、公平問題 期貨交易必須公平對待交易雙方。設立異地庫后,賣方可以申請就近入庫,而買方就有可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接到自己不愿接的貨,如A地飼料廠接到的卻是B地倉庫的貨物,這類問題在交割配對中既很難回避,又帶有很大的隨機性。 到目前為止,以上問題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辦法來解決。大商所將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進一步加以研究解決,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盡早設立異地庫,以滿足現貨企業和投資者的需求。

   ()指定交割倉庫 關于豆粕指定交割倉庫的確定,主要從現有26家大豆指定交割倉庫中,根據抗風險能力、保管水平、倉儲條件、管理水平、檢驗技術、豆粕保管及期貨管理經驗等情況,選優選擇了8家倉庫作為豆粕指定交割倉庫,其中3家為國家儲備庫,其余5家為國家糧庫,總庫容可達到7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