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不卡-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

   期貨學院
   為什么要做期貨
   期貨交易概述
   期貨市場功能
   期貨交易入門
   期貨風險控制
   期貨套期保值
   期貨投機套利
   期貨分析方法
   期貨法律法規
   國外期貨交易所
   期貨度量衡換算
   常見問題解答
   開戶流程






   大豆價格回顧

大豆價格回顧
  一、近年我國大豆現貨價格走勢
  1995年初以前,主產區大豆批發價一直在2000元/噸以下運行。19954月份,大豆價格迅速上揚,在短噸左個月時間內上漲了450/,漲幅達到28.9%1995年下半年整個大豆市場運行較為平穩。1996年年初,大豆價格再度上揚,主產區批發價一度達到3150元/噸的高價。此后,大豆價格逐漸回落,到目前主產區大現貨批發價格在元/噸附近波動。由上可以看出,從1995年4月初到1996月底,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里,大豆價格幾呈直線上揚,漲幅達65. 8%1996年下半年以來,大豆價格緩慢回落至目前的2500元/ 噸左右。
  二、大連期貨大豆價格走勢
  大連大豆交易從1995年開始活躍,交易規范、價格發現功能得到較好體現,也為全國的大豆經營商提供了可靠的套期保值場所。
  1995年初至同年9月,大豆期價一直維持振蕩走高的態勢。直至912日國家加強期市宏觀調控,將米保證金提高至3200元/手。此時,場內人士的交易興趣大多從玉米轉向大豆,從而配合基本面孕育了一波玉頗為壯觀的牛勢行情。
  19958月初,東北部分省市遭受嚴重水災,這一消息對當時稍顯萎靡的大連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個動。當時主要交易合約S601S603分別從25002540左右開始,價格在幾個交易日內上漲150元/噸。此時震市場證實,吉林等產區的水災并非傳聞那樣嚴重,期價開始調整。但是市場預期,隨著我國城鄉人民生活平的不斷提高,對肉、蛋的需求必然增加,因此,作為飼料的豆粕呈現出貨源緊張的態勢。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995年全國大豆消費量預計為1950萬噸,而9495年度我國大豆的產量,日1600萬噸,國內市場供求存在一定缺口,世界大豆出口總量保持在2900萬噸水平。由于當時美國減少出口國將增加從我國的進口,當時預計我國的出口量可達100 萬噸,進口不可能有較大的增加,因此大豆價格將呈貨緊價揚的趨勢。反映在大連大豆期價走勢上則是長達五個月的牛市,S601S603分別達2900元/噸3000元/噸。
  進入199510月底11月初,大商所為了響應證監委加強期市監管的有關精神,實行了限倉措施,將每個合約的空盤量限制在5萬手(單邊計算),若超倉,則超出部分按15000元/手收取保證金,于1123起正式實行(公告:大交所發[1995]72號)。在此影響下,大豆期價上漲速度趨緩。尤其是臨近交割月份S601S603 ,在30003100間盤整三個月之久,直至交割。近期S605S607則繼續上揚,在112932153365的最高價。
  進入96年,隨著基本面的利空,期價開始下滑。96年春節過后,傳聞大豆和產區黑龍江省將放大豆出省(注:當時黑龍江的大豆出省需經有關部門批準),加速了期價下跌。至3月初,S607合約價跌噸2870的低位。313日,國家將訂購糧價提高20%的消息,給低迷的大豆期市帶來曙光。五月中旬,我國貿部發表聲明對美國實行反報復,對農副產品、植物油等商品加征100%的特別關稅,在此消息影響下行情再30度走強。
  經過六月份的振蕩整理,七月份大豆各期約全線看漲,漲幅超過250點。此后大盤大幅振蕩,幾遇格的停板。國慶節前夕達到交易活躍之最,日成交 296452手。在此之后,期價經過調整,開始下滑。由于正值新大豆收割上市季節,大連大豆價格一路下滑,跌幅達800 點左右。直至971月份才在2800元/噸左右跌回穩。此時,在國家為保證農民豐產增收,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使我國糧食生產保持可持續發展精神的消息刺激下走出了三個月的牛市行情。以S709合約為例,漲幅達600點之巨。此后,由于預測種植面積的增加,特別是主產省黑龍江的播種面積有大幅度提高,給遠期合約形成較大壓力。另外,當時CBOT大豆價下跌也對國內價格產生較大影響,兩市攜手進入漫漫熊市,直至今日。此間雖有反彈或振蕩,但從未改變過熊市特征。
  三、影響大豆價格諸因素
  1、國內大豆供需狀況
  2、國際大豆供需狀況
  3、大豆季節性供應
  大豆受生產周期的影響,一年內價格也呈周期性變化。
  大豆季節性供應:北方春大豆十月份收獲,但由于剛收割的大豆含水份較高,運往南方銷區易變質,易儲存,需要曬晾后才可外運,故大宗外運要比農民上市遲一個月左右。同時,糧食部門或其它糧食經營單位根據當年產量豐歉及價格變動趨勢會有囤積或急售現象,給貿易市場價格帶來難以預測的變化。基本規律是,供應充足或產量較多的年份,111月市場大豆較多,以后月份相對較少; 供應短缺或生產量相對減少時,111月份市場大豆相對較少,以后月份供應相對均勻,這是囤積的作用引起的。
  大豆季節性需求:大豆一年四季都有消費,而且消費量較大,近幾年消費需求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需求的季節性已越來越不明顯。一般在79月大豆的需求量相對較大。
  大豆價格季節性變化:11月由于新豆開始上市,價格不斷下降,到1月份由于新豆繼續上市,價格下產到最低, 此后價格開始逐漸回升,正常年份每月以3%左右的速度上升;若減產年份,911月份大豆價格上升較多。所以大豆貿易最關鍵的月份是當年9月至次年1月份,交易量大,價格變化也大,若不了解大豆的需情況,風險也最大,同時,這幾個月份對全年大豆價格起著主導作用,標志著價格變動趨勢。
  4、大豆相關產品
  大豆的價格與它的后續產品豆油、豆粕及豆粉有直接的關系,這三種產品有其完全不同的使用及需求結構。因此預估大豆產品的需求是大豆需求最主要的因素。
  大豆的其它替代品的產量、價格及消費的變化對大豆價格也有影響作用。大豆作為食品其替代品有豌豆、綠豆、蕓豆等;作為油籽其替代品有菜籽、棉籽、葵花籽、花生等;作為飼料蛋白有魚粉等。  
  5、國家政策和地方性法規
  各種政策和法規可區分為主產國政策、主要消費國政策、國內政策和國內主產區政策。
  (1)、主產國政策 美國是世界大豆的主產國,其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50%以上,美國農業政策是大豆供應的一項重要的政策。1996年,美國開始實施《1996年聯邦農業完善與改革法》,該法案對美國大豆響生產具有長期的影響。1996年農業法案有兩大突出的特點:一是改變原來的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實施對民的直接收入補貼政策,即價格補貼改為收入補貼;二是增加了農民的種植自由度和彈性種植面積。這一系列使農產品生產和貿易更為自由化和市場化的政策,也使世界農產品市場價格易變更富于彈性。美國農民開始改變生產模式,根據市場的需求,改種更加有利可圖的作物。例如:由于1996年大豆價格和需求的不斷上始改變生產模式,根據市場的需求,改種更加有利可圖的作物。例如:由于1996年大豆價格和需求的不斷上升,1997年美國農場主們播種大豆7085萬畝,比上年增加10%
  (2)、主要進口國政策 歐共體是世界大豆的主要進口地區,其進口量約占全球貿易的50%。這些國家的農業政策、進口政策和食品健康安全方面的政策對全球大豆貿易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九十年代以來,歐洲國家的綠色和平運動和其它各類組織非常活躍,這些組織要求美國出口歐共體的大豆分離出“基因改良型”大豆,并對“基因改良型”大豆貼上標簽。這些組織的建議特別得到德國媒體和消費者的贊同。一旦這些建議得到德國政府和歐共體其它國家的同意,那末這將對美國大豆出口帶來不利的影響。
  (3)、國內政策 目前,國家即將出口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這一重要政策,這一政策將對大連大豆的貨價格產生影響。改革的主要內容有:一是國家繼續對糧食收購實行保護制度。1997年東北地區大豆的收購期保護價是2120元/噸,根據目前的物價走勢,今年的收購保護價將很難超過去年的價格水平。收購保護價確定原則是根據農民的生產成本和一定的純收益來確定。二是定購糧收購價格將由各省、市區政府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但不得低于收購保護價。三是國家將利用囤積和拋售儲備糧以及調節進出口來對糧價進行宏觀調控,這樣,大豆期價的波動幅度被限制在一個相對確定的范圍內。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將有助于完善糧食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也有利于糧食期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4)、國內主產區政策199411月,大豆主產省黑龍江決定實施大豆加工增值戰略,1995年嚴禁大豆出省,這一舉措造成了大豆供應的地區性緊張,推動了銷區價格上浮。隨著全國性大市場的進一步建立,一些旨在地區封鎖、地方保護的政策逐步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