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但是,很遺憾我們練習的機會并不多。
對于成年人來說,可能一生要用60到70年的時間來理財。聽上去時間可真不短,而且事實上我們的確有足夠多的機會熟練掌握我們經常做的事情,比如支付賬單和平衡支出等等。
但是,在許多重要的財務決策問題上,我們就鮮有機會提高自己的水平了,或者根本毫無機會可言。恐怕這種情況通常也會反映在你理財的收益上。
一生只有一次
以應該什么時候從聯邦社會保障機構申請退休金的問題為例。根據美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統計,對65歲及65歲以上的老人來說,社會保障金是其日常開銷最重要的來源,占他們總收入的39%。
覺得自己能活到82或83歲以上么?那樣的話,你最好等到65或66歲的時候再領退休金,這樣每月拿到的金額多一些。但事實上,很多老人自己沒想清楚這個問題,從62歲就開始領退休金了,結果以后每月領的錢就少一些了。
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犯錯可能并不奇怪。畢竟,我們沒有任何經驗。相反,我們一生只做一次這類決定,而且通常是基于道聽途說和本能的反應。
社會保障機構的退休金是我們退休生活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而我們的住房則通常是我們最大的財產。但很不幸,和退休金問題一樣,在房地產問題上,我們大多數人也是毫無經驗。
在一生當中,我們可能會買四、五次房子。其結果就是,我們在評估房地產、挑選合適的抵押貸款以及與房地產經紀商和住房檢測人員打交道等方面,缺乏豐富的經驗。這樣一來,犯錯誤也就在所難免了。
從不回顧以前的決定
缺乏經驗的現象在其他重要的投資決定上也司空見慣,比如對于雇主的401(k)或403(b)計劃應該投入多少錢?自己的投資組合中,股票和債券應該是怎樣的比例?什么時候開始提取退休儲蓄?等等。
固然,我們可以不斷地修改我們的決定,但在現實中,我們通常在做出決定后就放任自流。舉例來說,在確定了401(k)計劃的投入比例和選定了要購買的共同基金后,雇員們幾乎不會再重新考察這些決定,因此,他們永遠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為更有經驗的投資者。
茱莉·阿格紐(Julie Agnew)是位于弗吉尼亞州威廉斯堡的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的金融學教授。她表示,在她考察的一項大型投資計劃中,65%的參與者在她進行研究的4年中沒有從事任何交易。這是一種慣性作用的明顯標志。
在選擇基金經理的時候,也值得好好考慮一下經驗的問題。我對那些聲稱能夠超過股市平均回報水平的基金經理總是心存懷疑。
當他們基于一兩個投資決定就如此聲稱的話,我的疑心就更大了。比如說,一個市場投機者能夠通過在股市下跌前賣出股票,然后再在市場底部時買進的方式大賺一筆。但僅憑借兩個決定就大發橫財,這實在是運氣使然。
與此相反,如果一個基金經理通過選股獲得了較高的長期收益,那么我的疑心就沒有那么大了。為什么?因為要想獲得較高的基金收益,基金經理可能要選上百只賺錢的股票,這表明仍然是投資技巧在發揮作用。
顧問“顧而不問”
鑒于我們缺乏金融專業知識,雇一個經紀商或者財務顧問看上去是個聰明的舉動。但是,正由于我們缺乏專業知識,我們會遇到一些麻煩。
我們真的知道怎樣找到一個好的財務顧問嗎?這也是大多數人缺乏經驗的事情。如果有人真有點經驗的話,說明他也曾經先“吃了一塹”,然后才“長了一智”。
而且,當我們使用顧問的時候,我們處于明顯的下風。經紀商或者財務顧問應該比我們懂得更多個人理財的事情,但問題是,這也使得衡量建議變得十分困難,比如我們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建議?或者顧問是否在推薦能讓他自己獲得豐厚回報的投資?等等。
最后,即便我們找到了一個好的財務顧問,我們也無法在一些真正關鍵的問題上得到很多幫助,比如什么時候申請社保退休金?怎樣處理下一次房屋買賣的問題?的確,對于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但由于華爾街沒有直接的金融風險在里面,所以在這方面我們看不到很多好的研究報告。
變聰明起來
經驗是最好的老師。因此,50歲以上的人通常是聰明的投資者。他們對容忍風險和市場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這使得他們更有毅力堅守正確的投資,也更有智慧躲避錯誤投資的陷阱。
當然,到那時,他們能利用自己的睿智的時間就很少了。我們怎么樣才能讓那時的智慧提前到來?嘗試通過與家人、朋友和同事聊天來提高見識。
但是,不要問他們的成功經驗。人們通常會吹噓自認為聰明的決定,但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你往往會發現那不過是些平庸之見。相反,你應該問問他們犯過哪些錯誤。如果有人愿意承認自己犯過錯誤,那么錯誤很可能會成為寶貴的經驗。
毋庸置疑,我也認為廣泛閱讀會有所幫助。人們經常讓我推薦一些書。盡管我自己寫過幾本書,我并不認為坐下來嘗試消化60,000字的大部頭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方式。
當你有空的時候,不妨翻翻個人理財雜志、投資通訊、金融網站和地方報紙的商務版。你看到的東西可能至少一半是垃圾,但如果你持之以恒,最終會成為一個博學的投資者。你將通過吸取別人的教訓來提高,而無需自己付出高昂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