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不卡-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

 您的位置是:首頁 > 期貨大師 > 正文

期貨人生:徘徊在盛宴和豪賭之間


文章出處:期貨吧摘 2000年2月15日   


  我們以職業人的狀態在這個社會中生存。我們的職業生涯是如此深刻地 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從觀念到細節,避無可避。我們在職業中學習、積累、成長、磨礪,或者輝煌或者庸碌。 現代人的生活故事就是他們的職業故事。
   期貨是一個新鮮的職業,也是有很多傳奇的行當,期貨人的生存大悲大 喜,跌宕起伏—— 李珂的期貨物語    期貨人李珂小傳  
  
1987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師范學院德國文學系。  
  因為中學時就在外國語學校念德語,到了大學完成功課對于李珂來說“小 菜一碟”。這樣就有時間去校外打些短工,帶些旅游團什么的,過著富足 的大學生活。  
  
1987年9月就職于德國德克虜伯公司,任翻譯。  
  1988年初加盟德國漢培爾集團任業務經理。  
  1989年公司撤回德國。李珂失業了。但這段時間干導游、作翻譯也沒少掙 錢。  
  1990年初自費留學,就讀于德國Parder Born大學企業管理系。李珂形容 這段生活與國內相比簡直就是地下與天上。為了生存每天要干16小時的活, 做侍應生、搬運工,在麥當勞烤漢堡,嘗試過上百種工作。最可怕的是孤 獨感,剛到德國時他三個月里說了不到10句話。這段生活帶給李珂的是, 懂得了如何吃苦,用辛勤的工作獲取財富。  
  1993年9月回到中國,就職于安地房地產公司。  
  同年10月到金鵬期貨公司做經紀人。李珂就是沖著經紀人一職到金鵬的。 在國外經紀人是打工皇帝,華爾街十大經紀人的年薪比一般的老板還要高。 李珂說在金鵬時有個理想,要提起中國的期貨市場就會提起金鵬,一提起 金鵬就會提到李珂。后者他做到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是金鵬的名人。  
  
1995年12月,坐上中保信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的位置,此時李珂說 他的方向已經轉向資產管理。     幾乎每個做期貨的人都這樣形容這個市場:濃縮人生精華。   這句話大概指的是:這個世界賦予人的喜怒哀樂的滋味,在期貨市場里也 許只消一天就能體味得到,甚至知道什么是接近死亡。  
  雖說在中國期貨市場經紀人與客戶簽下責任的協議,無論客戶賠或是賺經 紀人都不承擔責任。但對于經紀人來說:贏的是口碑,賠的是機會。如果 總是失去機會,就意味著失去客戶,就意味著失去在這個市場生存的第一 要素。李珂說,在期貨市場無論他們做得好還是壞,有一點是肯定的,每 個經紀人都想給客戶掙錢,誰都不敢輕言失敗。但這個市場的通則是九虧 一盈,于是他們老是自問: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許多人都說期貨市場是個大賭場,李珂雖不同意,但也無法否認在決策的 一瞬間那種或多或少的“博”的色彩。  
  
“就像有人說婚姻也是賭,談戀愛的時候覺著自己看得很準,終于找到一 位可以廝守一生的伴侶,可說不準哪一天就離婚了。這就是賭輸了。”  
  李珂說,要是在公司門口擺一個攤,告訴人們在這里一天之內可以由萬元 戶變成十萬元戶、甚至百萬元戶、千萬元戶,恐怕期貨市場早就擠破門了。 問題是你還可能在一天之內一無所有。  
  在現貨市場交易,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做上幾宗幾百萬、幾千萬的大生意, 而在期貨市場里,有時一天就能做幾筆,幾天內已經走了幾個來回。在這 里可以看見各色人等,有小富即安的、有一夜暴富傾刻又淪為窮光蛋的…… 在期貨市場滾過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給它下個定義“殘酷”,因為它總在 折磨你、刺激你,教你欲罷不能!那些走勢圖老是逗你,許多人屢戰屢敗, 屢敗屢戰。李珂說,“這就有點像煉獄,看別人演戲自己也在作戲,累心。”  
  
市場內流傳的一個笑話說:在期貨公司里,有人拿菜刀追殺另一人,那拿 菜刀的肯定是客戶,被追殺的肯定是經紀人。期貨市場上的行話還有很多, “空頭不死,漲勢不止,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之類,都是生死一線的, 聽來嚇人。在這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環境里呆長了,人會有一種“泰 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從容。     李珂曾親眼見幾個客戶在漲勢或是跌勢中失手,李珂勸他們趁還能出手就 拋吧,可客戶就不信,扛了這么多天了總對明天心存僥幸,最后總有扛不 住的一天再拋,賠個底兒掉。   “期貨市場里還有句名言:你不可能吻遍所有的女孩,”李珂說,“我要 吻就吻那個最漂亮的”。   “三年不開市,開市吃三年。”一個人在期貨市場里往往做對一個趨勢就 發財了。香港著名的期貨經紀人劉夢雄就做了一個漲勢,而另一個名叫許 沂光也只做了一個跌勢,一勢成名。1978年全球高通脹,美國卡特政府出 現高額赤字,在這一時期里貴金屬的價格攀高,國際黃金價格從每盎司300 美元漲到800美元,這兩名香港人一人做了漲一人做了跌,都成了百萬富翁。   財富、榮譽、成就感接踵而來,這時候你會覺得期貨真是人生的一場盛宴。  
  
李珂在1995年“吻”中了一位“最漂亮的姑娘”,也因此在期貨市場一炮 走紅。李珂和他的客戶在10個月里用20萬掙到了2000萬,最后到客戶手中 的有1200萬。可惜這出喜劇并沒有皆大歡喜的結局,這位客戶后來又踏入 市場單做,賠到臉綠,20萬元也血本無歸。  
  大多數人是將投資市場當成投機市場,而李珂是把投機市場當成投資市場 的。最初做期貨時李珂是從鄭州綠豆起步,當時公司駐鄭州辦事處的同事 每回都會給總部消息,而他的消息總是很正確,漸漸地公司的人都懶了, 做單之前先打通電話給鄭州,“是拋還是買”,他說怎么做就怎么做。可 有一次,他的消息反了,大家全賠了。“在這里唯一能告訴你實話的是技 術分析,技術分析是期貨市場多年來專業人士的經驗結晶。”李珂說,這 事兒給了大家一個教訓,在這個市場里你誰都不能靠,只能靠自己,這是 最真實的生活。  
  作為家里當然的理財者,李珂手中掌握著父母、岳父母和自己小家的財政, “岳父母就要退休了,他們想買一部車,目前只掙夠了一部夏利,我的目 標是一部富康。”李珂每年都要向他們提供一份財務報告,絕對地十分認 真。李珂說主要是職業養成了習慣,二來也是對自己的總結。  
  在走進期貨市場以后,李珂更在意錢也更不在意錢了。這話聽起來似乎很 矛盾。李珂說所謂不在意錢,是因為整日經手成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錢, 對于錢已經麻木了,在期貨人的眼里,錢所代表的就是數字;而更在意錢, 李珂覺得自己變得“摳門”了。  
  
“我只要有一分錢都會拿去投資。每一分錢都會成為我未來發展的工具。 錢要是在投資時賠掉了,我一點也不心疼,要是被花掉了我就特心疼。”  
  
李珂只在辦公時一襲西服筆挺,這當然是因為公司要求,尋常日子里他甚 至是簡樸的。在他的影響下,妻子的金錢觀也改變了許多。李珂常和妻子 開玩笑地說:將來有了孩子,我要親自來教育他,首先要他有賺錢的意識。 李珂很祟拜巴菲特,他是個投資專家,目前世界上僅次于比爾.蓋茨的大 富翁。李珂喜歡講巴菲特的故事,巴菲特4歲時就懂得賺錢,當時河對岸 賣可樂要比他們家這邊的便宜1美分,于是他每天都要到河對岸買上兩聽 到自己家這邊來賣。到6歲時他已經陸續攢了10美元。這時有人來推銷股 票,他就用這10美元買了1股,年底分紅派新股,他又得到了1股,他把新 股送給了他姐姐。李珂希望將來他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