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盡管包括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內的不少經濟決策人對華爾街股市持續數年的漲升行情頗有微辭,一再警告“非理性上漲”難以維持,但美國股市始終未見像樣調整。所以,一向對高科技股持懷疑態度的股王巴菲特也開始投資“自己并不了解的股票”了。
據《香港商報》報道,美國證券委員會最近出臺的一份報告顯示,一年多以前,巴菲特已開始對網絡企業第一數據公司進行投資。
時至今日,巴菲特持有的第一數據公司的股票市值為1.3億美元。對此,《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是 “巴菲特變聰明了”。
經濟學奉現世關懷為圭臬,投資者以利益驅動為前提,一味抱殘守缺,以不變的眼光看問題,只會自絕于市場。現在,誰也不會忽視雅虎的存在。作為全球最大的門戶站點,目前世界各地每天有2000萬網民造訪其主頁。
試問,有哪家傳統媒體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獲得如此多的用戶?已有人斷言,知識經濟也是注意力經濟,誰占有更多的“注意力資源”,誰就將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
雅虎固定資產投資只有800萬美元,是汽車、家電等傳統500強企業的數萬乃至數十萬分之一。但雅虎銷售額去年卻猛增了三倍,達到二億美元,其盈利也從無到賬戶上多出4000萬美元的現金。因為這種爆炸式的增長,雅虎股票開始與一些產業巨人的股票比肩,這正是以人為本的知識經濟時代價值評判法則的真正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