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歷史故事>>經典案例
椰島狂飆卷天膠——天然橡膠R708事件回顧與反思
海南中商所地處我國天然橡膠主產區,天然橡膠作為其上市品種之一,可謂得天獨厚。如此理想的配置,本該對現貨市場及地方經濟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然而,R708事件的發生,卻對國內天然橡膠期貨現貨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使得參與各方損失慘重。
一、事件起因與經過。
早在1996年的R608合約上,已演繹過一場“多逼空”行情,主要表現為投機多頭利用東南亞產膠國及國內天然橡膠主產區出現的自然災害進行逼倉。而R708事件卻是在市場供給過剩的情況下發生的。1997年初,在R703合約上,多頭逆市拉抬期市膠價,使得海南中商所定點庫所存的天然橡膠倉單開始增加。到R708逼空行情出現之前,注冊倉單已達4萬多噸。R708事件的導火線應是東京天膠于110日元/公斤一線企穩后大幅反彈。國內一大批投機商本欲借機在R706合約上做文章,但由于受到以當地現貨商為首的空頭主力憑借實盤入市打壓,再加上時間不充足,不得不放棄該合約,并主動平多翻空。于是,膠價全線崩盤,連續四天跌停,創下新低9715元/噸。但市場中的多頭并不甘心失敗,反調集雄厚的后備資金卷土重來。他們在R708上悄然建多,在1997年5月份的下半月將膠價由10000點水平拉至11300點以上。而空頭也不示弱,從國內現貨市場上調入了大批天然膠現貨進入中商所倉庫,并聲稱手中已掌握了10萬多噸現貨倉單,準備以實盤交割相見。多頭主力是上海、江浙一帶的投機大戶,他們詐稱準備接完庫存膠去擴充上海市場,以此來吸引中小散戶加盟。多空大戰在6月底至7月初再次升級,雙方在11200—11400之間形成對抗。7月4日,多頭突然發難,實行上下洗盤。在R708合約跌到10790之后,多方強行拉抬,當日封至漲停,隨后將期價連續上推,并挾持近23萬手的巨倉。R708在7月底一度摸高到12600一線。
巨大的風險已聚集在海南中商所以及部分會員身上。7月26日、27日,交易所理事會持續不斷地討論R708問題,并在多空大戶之間斡旋。由于談判無任何進展,7月30日,中商所發文,“對R708買方持倉保證金分階段提高,并自30日起,除已獲本所批準其套期保值實物交割頭寸尚未建倉者外,一律禁止在R708合約上開新倉。”同日,中商所再次發文,暫停農墾所屬金龍和金環倉庫的天然膠入庫。至此,R708大戰基本宣告收場。從8月4日起,以每天一個跌停板(前3日每日400點,后7日每日20點)的速度于8月18日以11160元/噸和持倉59728手摘牌。
R708事件的處理延續了幾個月時間。其間,標的達數億甚至數十億的經濟糾紛在法院審理,中國證監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地處罰了一批期貨經紀機構和市場參與者。R708事件的直接結果為:多方分倉的近20個席位宣告爆倉;多方按8月18日持倉單邊29864手支付20%的違約罰款,計333億元;多方于8月4日至13日的協議平倉中支付賠償金近2億元;多方在交割中只勉強接下13000噸現貨;而空方意欲交割的16萬噸現貨,最終在期、現貨市場上以平均不高于8000元/噸的價格賣出,共計損失1.4億元。因此,R708事件是一場嚴重破壞期貨市場規則而又兩敗俱傷的豪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