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投機寶典>>期貨經典
第八十八篇:四類消息影響漲跌(訊號篇)
影響和支配期貨市場(包括黃金、外匯、大宗物資、股市指數等類)漲跌的基本因素有四大類:供求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以及人為因素(包括投機手法和行政手段)。與這些因素關系重大、具突發性、敏感性的事態、政策決定、政要講話、數據等等,通過傳播媒介即通訊社資訊線路、電視、電臺、報章、雜志,乃至市場“路邊社”的報導,往往對期貨市場產生重大沖擊,這便是所謂“消息市”。對于相當多注重基本因素分析走勢的投資者與經紀人來說,消息既是他們事前作買賣決策的“指南”,也是他們事后找尋漲跌原因的“明燈”。
那么,何種消息能影響期貨市場動向呢?當然離不開下列基本因家的四大范疇:
供求:所謂市場“無形之手”,就是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于求,價格下跌。例如礦區罷工、政府拍賣、央行購入、代用品發明等等消息,便對貴重金屬期貨產生影響;又如產區災害(風災、水災、旱災、地震等)、運輸工潮、國家購買、出口政策變化等等消息,就會左右大宗物資投資者的心理。
經濟:經濟繁榮或衰退決定整個社會集團與個人的購買力和投資意愿。各項經濟指標的互動關系又是投資者賴以決策的依據。例如利率變動、財政預算、通膨數字、失業率、貿易順差或赤字、原油價格波動、國際匯率協議等等消息,都會令外匯期貨作出敏感反應。
政治;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它的變數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期貨是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最活躍的一環,對政治的反應最為迅速、強烈。例如國際形勢緊張、大國政權更迭或首腦安危、戰略地區的戰爭或動亂等消息,都會在黃金、外匯期貨市場引起波動。
人為:超級大戶投機性囤積或拋售、交易所打壓投機的臨時性措施、政要講話或央行插手干預、電腦程式指示或故障等等消息,往往亦使期貨市場走勢發生出人意表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