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投機寶典>>期貨經典
第七十三篇:現貨交收前的機會
不打無把握之仗,是成功的投資者買賣期貨的原則之一,一般人為什么容易虧錢?某種意義上是由于他們在機會只有一半對一半甚至是毫無把握情況下貿貿然入市。而有幸賺錢的人,大多是靠捕捉一個“黃金機會”,順水推舟,輕易取勝。期貨在交收月份的大幅波動,則是沒,埋藏“黃金機會”的“礦床”之一。
期貨交易的規則是:新單買入或賣出之后,最遲到了交收(DELIVERY)月份最后一個交易日,合約就要結算,否則就要履行交現貨或收現貨的手續。
不可否認,當今國際上各期貨市場,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買家和賣家都是為了賺取差價,真正實行現貨交收的可謂鳳毛麟角。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買賣合約到頭來是一定要在市場結算的。未平倉合約積累得越多,臨近交受期的波動也越大。
現貨交收前的波動有這樣的一個規律:凡是前一陣子炒得價位偏高的,說明多頭者眾,臨近交付日必定急跌,因為多頭合約不結算的話,就要被迫以偏高的價位收現貨,要說把豬腩、原糖數以噸計的搬回家或找倉庫儲存,試問有幾個投資者愿意?不愿意就要結算賣出,一賣出市況自然大挫;反過來,凡市前一階段壓得價位偏低者,證明做空頭的人多,接近交收日必定急升,因為空頭合約不結算的話,就要被迫以偏低的價位交現貨,若要真的數以百噸計活牛、黃豆交出指定地點,試問有多少投機者可以做得到?做不到就要結算買入,一買入價格自然暴漲。
所謂“黃金機會”,就是利用長期偏高而臨近交收前作空頭;利用長期偏低臨近交收前做多頭。據統計,這樣做十次有八次是有利可圖的,也就是說,機率達到八成;尤其是,現貨月份沒有漲跌停板限制,賺起來速度又快,幅度又大,特別過癮。不過資金要充裕,因為現貨月份要繳全額合約保證金。
有一次,菲律賓椰干五月期貨到了交收月份,在一兩個大戶操作下,一度冒升上每公斤十三比索左右的超高價位,實際市場的現貨價無非是七·六比索一公斤。結果菲律賓椰干商會馬上致函馬尼拉國際商品交易所,表示要賣出五00張合約,由倉庫提出十萬噸椰干交現貨。當哄抬價格者獲悉椰干商會有意“來真的”之后,狼狽賣出,市況一下狂瀉數百點。善于把握機會的投資者趁高賣空,無不大獲全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