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投機寶典>>期貨經典
第六十五:兩建戰術的商榷
期貨買賣一般策略中,兩建(HEDGING)也是被奉為經典的戰術之一,十三年前我投身日本期貨時,主管向我灌輸的第一套“戰法”就是“兩建”。依照傳統的講法,兩建的運用是當行情發現疑難又未能肯定其走勢的情況下,先將虧損固定,再謀求利潤的最佳辦法。
所謂兩建,是指當市價在A點時新單買入(OPEN
BUY),而當價位下跌至B點時作新單賣出(OPEN SELL),將浮動虧損“鎖”起來(所以兩建有稱鎖單),固定在一個數字,當市價跌至C點時,將在B的空頭予以結算買入,待市價回升超過A點時,再將A點早期的多頭平倉賣出,這樣則可兩頭獲利。
這種說法和做法,使許多投資者和出入行的營業員往往感到莫名其妙:在A點買入,跌至B點賣出,不是沒有貨在手了嗎?怎么同時又有多頭沒有空頭的呢?這點理論倒是是解釋得通:因為買入有新單買入(OPEN
BUY)與結算買入(SETTLEMENT BUY)之分;賣出也有新單賣出(OPEN
SELL)與結算賣出(SETTLEMENT SELL)之別,同時持有新單買入和新單賣出是可以的。
在A點買入,跌到B點賣出,戶口的虧損已是既成事實。若B點的賣出的是結算賣出(SETTLRMENT
SELL),就是認賠(CUT LOSS)離場;若作為新單賣出(OPEN
SELL),則A點跌至B點的損失在會計制度上就可美其名曰浮動損失(FLOATING
LOSS),帳面上戶口仍保持“完整”。對于投資者來說,雖然實際上只剩下“半壁河山”,但手上的“地圖”仍然“領土完整”,至少在心理上會好受些。而在經紀人的立場而言,“兩建”使本來已“離場”的客戶仍然“留場察看”,保持對市況的關注程度,同時又多了一筆和約。在商言商,無可厚非,其實是“數字游戲”。
兩建既然是“鎖單”,最大的學問在于“解拆”時機,即是如何將兩邊的新單逐一分頭結算。最佳時機就是:即時價位對于一頭是有錢賺的;即時走勢對于另一頭就是越來越有利的。例A點新單買入,跌至B點新單賣出,再往下跌,到了C點市況止跌,開始回升,這時在C點就可拆兩建,因為對于在B點的新單賣出來說,結算買入已有利可圖;而這時回升之勢卻令A點的新單買入的虧損越縮越小。相反市況卡在A點與B點之間,或者雖跌至C點卻仍未有回升跡象,那就不宜拆了。拆得不好,虧損加大,手續費有多付一重,實在得不償失。
不過,我是主張正視現實的,看錯了就結算認賠。兩建是遮蓋“斷頭”場面的一重美麗的帷幕。與其到時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去解拆,到不如當初即下定止損單(STOP
LOSS ORDER),輸了再打下一回合,這樣還干脆得多,又省一重手續費,鎖什么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