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人生>>真實的神話故事
豆棚閑話(3):趣話美國“瘋牛病”
序言
閑著西邊一草堂,熱天無地可乘涼。
池塘六月由來淺,林木三月未得長。
栽得豆苗堪作蔭,勝于亭榭反生香。
晚風約有溪南叟,劇對蟬聲話夕陽。
話說公元2000年1月,天寒地凍,“青馬居士”閑來無事,于自家門前豆地旁,搭草棚一間,置炭火一盆。約溪南智叟,啜豆漿,聊豆地農事,話期市家常。青馬所敘,皆管孔之見,期友撫掌之余,切記三思而后行。
第3期(1月10日):趣話“瘋牛病”
青馬居士:“瘋牛病”前一段時間在大豆市場里鬧得沸沸揚揚,把眾空頭搞得人仰馬翻。我說老哥,瘋牛病到底是咋回事?
溪南智叟:提到瘋牛病不由得不提到英國微生物學家迪勒。早在1984年,瘋牛病就已出現,以迪勒為首的一批科學家大聲疾呼:“嚴防這種疾病的蔓延。”但受到英國農業部的極力阻撓。
青馬居士:英國農業部為什么阻撓?
溪南智叟:這要從瘋牛病產生的根源說起。二戰以后,英國農業的自給率僅占一半左右,牛肉也是大量進口。于是歐盟及英國出臺一系列農業政策,大力扶持飼養業發展。這本是好事,但英國農業部為降低成本竟支持飼料加工業用動物尸體作原料。更有甚者,從七十年代末更是鼓勵飼料加工業有意降低加工溫度。
青馬居士:降低加工溫度?就是說牛吃的是半生不熟的死畜肉?
溪南智叟:是的。更令人氣憤的是,當英國開始禁止用肉粉飼料喂牛后,政府卻鼓勵將這種飼料向歐洲大陸和第三世界出口,其中包括用病牛肉做的飼料。
青馬居士:英國農業部誰當的家?我真想揍他一拳。到底是什么原因驅使他們這么做?
溪南智叟:利益驅使。所以有人說:利益總是與陰影長相守。
青馬居士:關于瘋牛病有沒有什么最新的報道?
溪南智叟:有。首先,上周五德國農業部長建議敦促實施附加的全歐盟范圍的抗瘋牛病措施,附加措施包括對含有肉骨粉成分的飼料實行無限期禁令,加緊對飼料成分的控制,向公眾推薦在飼料中允許使用成分的清單。德國亦將開始對年齡小于24個月的牲畜進行BSE瘋牛病測試。其次,法國元旦前發表聲明在該國發現第8例的新BSE,這使得2000年發現的瘋牛病已達161例。還有繼歐盟宣布禁止進口骨肉粉后,日本、中國也相繼宣布此禁令。
青馬居士:看來瘋牛病風波還有蔓延的趨勢。但對大豆市場的影響好象已經告一段落。
溪南智叟:是的,瘋牛病因素在大豆市場中屬于已經大部分消化的個體因素。但瘋牛病因素對大豆市場的影響是中長期的。歐盟及其他國家每年因此而增加200-300萬噸豆粕的進口,盡管所需豆粕只占全球生產總量的2.65%左右,但它的心理和預期助推效應將是長期的和直接的。當然,看任何問題,都要講究辨證法,有人說可以用大豆以外的高蛋白植物代替骨肉粉,也有人說瘋牛病風波會減少牛肉的需求,但是這些都是次要的、間接的。應該說,瘋牛病對大豆市場是中長期的利好。
青馬居士:你是說瘋牛病對大豆市場還會有影響?
溪南智叟:是的,當市場人士再次想起它時。即使
想不起它,它也應該成為影響連豆走勢的綜合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因素。好了,今天我們就聊到這兒吧,下次我們再說一說影響大豆市場的最關鍵的因素“需求”吧!
溪南居士將朱漆茶凳上的豆漿一口喝干,青馬居士也喝干了只剩一口的豆漿,抹抹嘴,相互揖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