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智慧
二、欲速不達
問:閣下如何踏上投機市場。
答:1972年開始,當時小弟本來任職地產經紀。由于一位朋友是期貨經紀介紹入行。
問:近朱者赤。
答:朋友的影響較少,事實上,小弟本身早已充滿投機細胞,家父好賭精于計算賠率,再加上小弟對于數學及科學的興趣,投身炒賣行業看來似乎是必然的發展。
問:第一次買賣經驗,成績如何?
答:印象深刻,畢生難忘。
問:成功或是失敗?
答:一敗涂地,記得我以8400美元開立帳戶,依照經紀行的專家建議入市購買秫米好倉,三日之后變輸去7800美元。
問:你的經紀朋友推薦你依照專家意見入市?
答:對,他同樣是受害者。
問:錯誤的根節在那里。
答:事后檢討秫米經歷了長時間的上升,早已呈現過渡買入的現象。當時跟風買入秫米,失去了先機一個小小的回吐,便足以致命。
問:其他理由。
答:買入和約張數太多,沒有足夠的資金不付資金。
問:實際上,資金管理亦出現問題。
答:太過心急入市,希望一朝發達的心態,成為慘敗的幫兇。
問:當時對市場認識有多少?
答:可以說一無所知。
問:對不起,請容許我再次問及你的傷心事,第一次涉足投機市場,以注定失敗。
答:理所當然,想當年翻開一本圖表書籍猶如電視的測試圖形對我來說全無意義。
問:期貨市場的風險認識有多深?
答:只知道獲勝的機會甚微。
問:為什么不做好準備才投入戰場。
答:急于求變,變成欲速不達,當時我與地產經紀的生涯感到厭倦,指想早日脫離苦海。
問:輸去的金錢占你財產的比例是多少?
答:是我所有的積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