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貨專家經驗談>>
美國期貨專家經驗談(九)---商業投資機構意欲何為
在過去的幾篇文章中,我曾經討論過如何通過交易量和持倉量來判斷市場的走勢,尋找入市的時機。本文將通過對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公布的持倉報告(COT)的分析,來進一步探討持倉量的問題。
COT報告每兩周公布一次,即每隔周五下午發布;別外還有一份COT報告是每個星期一公布,內容包括期貨和期權交易情況,但由于其歷史簡短,和只公布期貨交易的前者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期貨交易市場,套期保值的持倉量如果超過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要求公布的水平,要定期公布其持倉量。COT報告的數據即來源于此。
COT報告中把重倉持有人分為"商業機構"和"非商業機構"兩大類。商業機構(balox)要求在商品期貨委員會有注冊保證金,用來做套期保值。非商業機構主要由較大的投機機構組成-即商品基金。其他應公布其持倉量的劃歸在"非報告"部分,包括較小的商業套期保值者和投機商。
個人投資者必須跟蹤研究報告中各類機構的實際頭寸,尤其是每次多空頭寸持倉量的凈變化。持倉凈變化等于多頭合約減去空頭合約,如果是正數,表明是凈多頭頭寸(多頭頭寸大于空頭頭寸);如果是負數,表明是凈空頭頭寸(空頭頭寸大于多頭頭寸)。
如果覺得不好理解,不要著急,后面我推薦幾個網站,上面可以看到類似的報告。我這里想讓你們了解COT報告中的基本情況:術語及其作用等等,慢慢地你們就會熟悉。
我的朋友斯蒂文*玻利思是世界上COT報告的專家,他發行的《牛市專刊》,就是研究分析每一期的COT報告。這些年來,我和他保持密切的聯系,經常閱讀他的文章,我漸漸地看明白了COT報告,對其市場價值也是體會頗深。
COT報告對于投資者的價值所在也就是研究商業套期保值者凈頭寸的變化。為什么?因為研究表明,商業機構在預測未來市場走向方面有著其他交易機構不可企及的優勢:大的商業投資機構手頭掌握著市場第一手的供需信息,并在頭寸上作出相應的調整。他們了解市場,做單龐大,會直接影響到市場的走勢。但需要指出的是,某個特殊機構是持有多頭還是空頭,在COT報告中并不重要。例如,白銀期貨的商業機構指的是生產廠家,因為他們總是做賣期保值,所以他們不會凈空。而黃金期貨市場的商業機構是由黃金制造廠家和金礦組成,而多數是制造廠家,他們往往根據未來庫存的需求來做買期保值。所以你必須對比前后報告,注意多空頭寸的凈變化。
當大型商業投資機構對市場看法一致時,個人投資者能夠順應大勢做單,就掌握了COT報告的真蒂。
當然,一些交易者總是喜歡逆著COT報告中較小投資者的方向做單,原因就是期貨市場中較小投資者在判斷市場走勢方面要弱于大的商業投資機構。另外,多數投資人愿意追隨大的投機基金,因為他們認為,大型投機機構之所以做大,是因為他們對市場走勢判斷準確。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COT報告時,要觀注季節性因素,尤其是農產品,有時候它們做的是季節性保值盤。
想進一步了解COT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