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傳奇
口說無憑,寫下來才算
人在一生中所能學到最好的東西,往往都是不用花錢的。至少,在新工作開始起步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如此。對包倫來講,他在交易方面所學到的頭一件事,就沒花他什么錢,而且也是他學過的最好的東西。包倫現在是華爾街頗具知名度的人物,他的專長并不在進出股市時機的判斷,也就是說,他關心的不是股票到底處于多頭或是空頭行情。他精通的地方在于選股,最擅長個股分析,而且因為能選對股票而頗為自豪。他買的股票,都是他認為在3年內會漲1倍的股票(我們不也都是如此看待我們自己所買的股票嗎?)。
他大學一畢業就先進了法學院。不過,后來他覺得華爾街要比法學院有趣得多,于是就在華爾街開始了職業生涯。他當時的想法是,從事法律方面的工作似乎有點假道學,而且,要研讀那么多的判例,還得為當事人寫一大堆答辯書,這應該不是他愿意一輩子投入的事業。不過,上法學院倒是有個好處,那就是可以不用當兵。在60年代后期,如果不留在學校的話,幾乎每個人都會被征召到部隊里去學點東西。
在征兵的事完全過去以后,包倫馬上轉到華爾街。他有個叔叔,過去曾經推薦他看一些投資理財方面的書,這是他對金融市場產生興趣的原因,這些書現在都已經成了經典著作。其中,有一本是由著名的技術分析師葛瑞福(Joe
Granville)所寫的。60年代的時候,葛瑞福在技術分析方面的功力,開始變得越來越有名氣。技術分析師所做的,就是根據過去股價的表現,來判斷未來的行情會怎么走。薄薄的一本書,競可以教人如何輕松地致富,于是,包倫馬上就著迷了。
不過,事情可沒那么簡單。他剛到華爾街的時候,為了找工作倒花了不少力氣。當時,他口袋里只有600美元現金,但因為跑去念法學院,因此有1300美元的負債。對一個后來靠分析資產負債表來過活的人而言,這樣的財務狀況實在不怎么高明。
還好,后來包倫終于找到了一份研究助理的差事,而且很快就在這方面變得很高明。連一些華爾街頂尖的投資人,也得靠他和一位老伙伴來提供個股的分析資料。由于這兩個人的技術實在高明,于是在1975年的時候,開始有其他的券商以金錢、工作補貼和職位等好處來引誘他們,希望他們跳槽。其中有一家和時證券公司(Her3feld
and Stem,H&S),挖墻腳的動作特別積極,用盡各種方法來說服他們帶槍投靠。
和時證券有一位叫做塞登(S1e1肥nSeiden)的資深主管,就不斷捧著各種好處來引誘他們。他每天打電話到他們辦公室,也打到家里,連午夜的時候也打,向他們保證轉換跑道后會有甜頭等著他們。
塞登也經常派高級大轎車,來接包倫和伙伴到他的辦公室,并且以對待上賓的方式來款待這兩位明日之星。連續好幾個星期,塞登硬是用這種方法來討好他們,希望能把他們挖過來。請他們來總公司吃午飯,幾乎已經成了例行公事。大轎車和專用司機也是一樣。同時,塞登也時時刻刻都夸贊他們,說他們對股票的分析極有見地,而且擁有那么多權大勢大的客戶,他們受到的款待,大概只有皇室才能享受得到。這么殷勤的挖角攻勢終于奏了效,在連續幾個月的轎車接送和密集的討好之下,這兩個分析師不再抗拒誘惑,決定接受和時證券的請求。
于是,包倫打了個電話給塞登,好把這樁事給敲定下來。
他兌:“好吧,老塞,我們決定加入。我們會到和時證券來,6月開始上班!
塞登對他們的決定感到非常高興。再一次地,大轎車等在那里,準備接這兩個分析師去他們的新辦公室,在一些必要的文件上簽字。事實上,在整個挖角的過程里,大轎車和司機已經成了固定的安排。這兩個人覺得這些都會定時出現,因此以為在接下了新的工作以后,這些安排也會一直維持下去,他們心里想,自己既然成了華爾街的明星人物,就把這些當成是額外的津貼吧,畢竟感覺起來還蠻相配的。
在他們前往和時證券的時候,這兩個人一方面覺得很興奮,另方面也因為受到這種明星級的待遇而沾沾自喜。他們到了新公司以后,被引導到資深合伙人柯恩(PaulCohen)的辦公室,這地方感覺起來很隱密,有完全屬于自己的空間,而且處處都是最高級的陳設。
柯恩表示歡迎他們加入,他說:“這里能有你們兩個小伙子真好,我們會一起合作,努力把事情做好,這個公司是最適合你們的!”
他們簽了合約,然后被送到門口,但他們下樓之后,發現大轎車竟然不見了,四處都找不到。
包倫當場就學到了一個教訓,那就是沒用白紙黑字寫下來的東西,就不會是你的,不管你覺得自己有多重要,都沒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