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傳奇
一個投票交易的回憶
梅成柯(MichaelMetrenko)今年已經86歲了。他是紐約證交所的專業會員里,有史以來年紀最老的交易商。早年的時候,他只不過是賓州史葛蘭屯(Scranton)這個老礦城里,一個小酒館老板的兒子。當時的情況和現在的舒適生活比起來,簡直有如天壤之別。據他自己估計,再過個10年,他和家人所擁有的股票價值,差不多會增加到1億美元。這個出身于小酒館的人物,在這方面還真是干得不錯。
梅成柯對于市場所玩的各種把戲,可以說都了若指掌。他什么都見過了,包括有人故意作價,把股票的成交價量拉高,吸引他人跟進,然后再趁機獲利出場,以及20年代那種多人聯手直接操縱市場的手法等。事實上,梅成柯開始進入華爾街的時間,正是1928年那一年。
那個時候,華爾街正經歷有史以來市場走勢最瘋狂的時期。當時的經濟成長快速,股價大幅飆升,20年代的狂熱氣氛正熾,任誰都擋不住。道·瓊斯工業股價指數不斷創下歷史高點,市場主力以及廣大的散戶合力把股價越炒越高。那時候,著名的投資大戶雷克伯(John
J.Raskob)就曾經在文章里寫過一句話。他說,每個美國人每年只要投資1萬美元,并且把錢拿來買績優的普通股,那么每位民眾都可以變成有錢人。這位仁兄后來還成為民主國家黨的黨魁,那真是個輕率而不實在的年代,也只有在那樣的時代,才會有人說出這么輕率的話。后來的事實證明,這種說法是非常不正確的,會帶來極大的災難。
其實,在20年代的時候,美國就已經出現了一些跡象,顯然危機可能已迫在眉睫,只不過很少有人注意罷了。例如,佛羅里達州的不動產市場在大漲后急跌,整體的經濟活動趨緩,以及全球貿易關系日益緊張等。同時,人們的日子太好過了,心態變得輕浮起來,這實在就是最確實的跡象,證明美國的生活已經脫離了現實,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到了1929年10月,果然一切頓時崩潰,化為烏有。
梅成柯年輕時,就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祖先是從俄羅斯過來的。他在1928年開始到華爾街工作,先是在紐約證交所的交易大廳里當個聽差的,隨時拿著市場大戶的交易單,來來回回在交易大廳里跑。雖然每個星期只能拿到區區15美元的工資,但總算脫離了史葛蘭屯那個又黑又臟的煤礦區。在那里,人人都在地底下好幾百尺的礦坑里工作,又冷又黑,而且終得老死在那個地方。
他還在家鄉的時候,是在當地的酒吧幫忙,那已經比窩在又冷又讓人討厭的煤礦坑好得太多了。有次他搭升降梯到礦坑底層去探個究竟,上來之后,就下定決心要到華爾街去打拼。他一心夢想著要過好日子,因此決定放棄史葛蘭屯這個雖然較為熟悉,但卻讓人討厭的地方。
梅成柯開始到華爾街工作的時候,正是摩根(J.P.IL40rgan)以及伯魯克(BemMdBhruch)等金融投資大師逐漸成為傳奇人物之時。還有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交易商李維謨(Je肥Uve3m()re),當時就在紐約證交所的交易大廳進出,而梅成柯還親眼看過他交易。另外,韓升(ChrissyHarLB)n)、歐克理(1j聊Oakley),以及龐德(RayBond)等三個頗有名氣的人物,那時候就在摩根投資公司擔任經紀人。這些大人物在交易的時候,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往往就是5萬股到10萬股的大量。這么大筆的交易,很多人連看都沒看邊。梅成柯就是在這個時候學習怎么玩各種市場把戲的,而這些玩法后來也都沒什么改變。
負責指導梅成柯的,是一個名叫布勒斯(F1。mlk E.助ss)的人。他出身于北卡羅萊那州的新港(N1Zwpobn),在1928年的時候,已經算是交易所里的傳奇人物了,人稱“老狐貍”。他和另一個投資伙伴光在那一年,就撈到了1200萬美元,這筆錢現在看起來都是一筆大數字,更不用說在那個時代了。
老狐貍除了教他如何完成交易之外,也告訴他怎樣設計圈套讓大眾跳進去。作法是,事先和別人串通好,一起把股票的價量推高,然后趁機獲利出場,這種手法在當時的確是拋售持股的好辦法。現在雖然還有人偶爾玩這種老套,但已經比較少見了,而且并不像20年代那么有用。事實上,玩這種把戲一直都很簡單,而且只要有人知道怎么下手就行。會在市場上搞這種圈套的人,根據包藍姆(P.T.Bamwn)的說法是,嚴每分鐘都有這樣的人出生。”
這套把戲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把某檔股票的交投故意弄得很熱絡的樣子,好讓別人跟進。市場作手和同伙人會彼此對作,互相買來買去,用這種方法把股價炒高。然后,他們把話傳出去,說某檔股票成了市場的“熱門股”。接著,其他的市場參與者就會到交易的地方來探探行情,然后開始買進,并且要他們的客戶一起進場。這個時候,當初故意把股價拉高的作手,就會順勢把手里的持股拋給買興正高的群眾。而這根本就是事先設計好的圈套。
布勒斯在玩弄群眾和拉抬股價方面,是個一等一的高手。梅成柯回想在非常非常多年以前,布勒斯曾經一手主導了一樁刻意引誘群眾跟進的伎倆,實在是大師級的經典之作。
從這個世紀初以來,食盤公司(Span)就是一家知名的肉品包裝公司,在火腿等經過包裝處理的肉品方面,在業界很受到肯定。除此以外,該公司也在華爾街有點名氣,因為公司的股票從20年代開始,就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交易了。
梅成柯還記得,在20年代快結束的時候,這家公司打算把數量很大的一批股票賣出去。當時,狄隆(Eas愈刪顛llon)是華爾街數一數二的重量級經紀商,他代表這家公司脫手100萬股的股票。狄隆找了個手下的經紀商負責把這些股票分批賣給有意承購的人。不過,這個經紀商卻把計劃搞砸了,因為他根本無法讓肉品公司的股票真正挑起市場的興趣。
對賣方來講,想讓股票順利地脫手,重點就在于必須在最好的價格賣掉股票,即使這么大的數量勢必會抑制股價的表現。如果經紀商真的很行,就絕對不會因為賣出的數量那么大,而讓股價受到不當的影響。狄隆的手下在這方面簡直是一場糊涂,因為才開始賣掉25000股,就讓股價跌了1.25美元。公司的老板對這樣的狀況當然感到不悅,如果賣掉25000股就讓股價跌幅超過了1美元,那么在100萬股賣出去以后,根本無法想像情況會變成怎樣。
于是,狄隆便趕緊打電話給老狐貍,希望由他來處理這檔子事,因為老狐貍在引誘市場買氣上相當在行,而且市場上大家早有耳聞。
“佛蘭克,我們手上有張單子想賣掉100萬股股票,原來找了個交易商來負責,但事情搞砸了。股票不應該用這種方法來處理的。”
老狐貍一聽,理所當然地說:“的確不應該這樣。”
狄隆接著說:“佛蘭克,我們都靠你了,明天就把單子下給你,由你來接手吧。”
第二天上午,老狐貍和梅成柯到辦公室的時間比平常稍微提早了一點,準備好好處理這筆交易,老狐貍先一點一點地把一些股票賣掉,就這樣慢慢地賣掉了5萬股。股價跌了0.5美元。有3個長線布局的部位交易商,原來手里就持有不少該公司的股票,這時候也從老狐貍那里補了一些持股過來。另外,老狐貍親手挑選的4個人,想盡辦法吸引投資群眾的注意,并且暗示性地把股價稍微撐高一點,讓其他的經紀商以為這家肉品公司的股票未來很有搞頭。這幾個人故意打電話給其他經紀商,然后說:“喂,這檔股票看起來不錯,交投頗為熱絡,應該買一些進來。”
不用說,這批股票后來在盡量不讓股價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順利地脫手了。老狐貍花了幾天的時間,把剩下來的975000股全數拋出。由于他很有技巧地刻意作價,因此整批股票都賣掉了,但股價的跌幅從來沒有超過1.25美元。當初那個沒有經驗的交易商,光是賣掉25000股,就讓股價跌了這么多。梅成柯說,到今天,人們還是用同樣的手法把股票拋售出去。在20年代的時候,有不少券商為了私利而串聯在一起,他們不斷地拿投資大眾作為坑殺的對象,先想辦法讓市場交投轉熱,把股價炒高,然后透過市場耳語等宣傳方式吸引買盤進場,并且趁機反手大賣持股。這么說起來,買賣股票還的確是賺錢的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