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節選
約翰·邁吉
羅伯特·D·愛德華
著
鐵路指數的徘徊
在繼續市場行為的分析之前,我們注意到鐵路指數成為了我們敘述中的"主角"。由1942年6月其拒絕下跌至一輪新熊市的低點開始,鐵路指數就成了每一次重要上漲的矛頭,產生了最引人注目的彈升,與工業指數的82%相比,其漲幅在170%,回顧這一過程,原因顯而易見,鐵路是戰爭的主要受益對象。它們以這一時期空前絕后的速度積累利潤,償清債務,削減固定支出。當"公眾"的跟睛還注視著傳統的更公開的"戰時工業指數",遠在珍珠港事件之時,市場就已開始估價和懷疑鐵路指數這一空前贏利狀況,但從這時起,形勢變化了,鐵路指數進入停滯狀態。正如我們此時回顧的那樣,同樣顯而易見,1945年7月市場開始出現一個轉勢。這恰恰證明了道氏理論的基本原理(要點1)。
回到我們的圖表上來,我們看到,8月20日后價格再次以新的面貌上揚。兩個指數都已經歷了一個次等回調,現在道氏理論家不得不仔細關注一下,兩指數是否會達到新的高點以使這輪主要漲勢重新確認,工業指數8月24日以169.89報收,"上了一個臺階",而鐵路指數卻有較大的空間待于回補,而且,由于它在6月-8月的下降趨勢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局部底部,因此每次回到這些局部底部水平時都遇到大量的拋盤(這一現象我們將在"支撐與阻力"一章中加以討論),直至1945年11月初,鐵路指數收市于63.06以上才確認了工業指數給出的信號。從這一點看,指數再次宣告了這一輪主要牛市仍在作用中,至今已持續了三年半--比大多數的牛市要長,而其"第三階段"的標志也很快出現了,公眾踴躍購買,交易廳變得擁擠不堪,股市行情在每一個小城市報紙上都占據了頭版頭條,"垃圾股"也卷人其中,交易活動進入繁榮時期。
隨著兩指數新高點的出現,牛市再次確認,以前所有的低點此時都可以略去不計,比如,工業指數7月26日的底部10.91,以及鐵路指數8月20日的51.48,此時在道氏理論中都不再具有深遠意義,這一點,在此以前我們未作強調,但卻十分重要。事實上也是對我們前面章節所羅列的規則加以補充。一旦一個主要趨勢被確認或重新確認,過去的一切就都被忽略了,有效的信號只存在將來的市場行為之中,1945年末,隨著"第三階段"征兆的出現,市場行為變得加倍敏感起來。第三階段可能持續兩年之久(像1927年到1929年),可能隨時結束,下一張圖表顯示了1946年5月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