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與泰國金融危機》
--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
第三十章 掃蕩東南亞
“
自由浮動的貨幣有某缺陷,因為市場總會發生過度偏差。”
第一節 不幸的預言
大約一年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莫里斯·戈爾茨但在英國《經濟學家》雜
志上預言:按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機中的危險信號衡量,在東南亞諸國,各國貨幣正
經受著四面八方的沖擊,從而有可能出現墨西哥式的經濟大災難。接著,他又坦言,泰國的
墨西哥征兆比其他亞洲國家多,換言之,如果東南亞發生金融動蕩之類的危機,那么,泰國
將首當其沖。
戈爾茨但及其所代表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東南亞國家并不那么受歡迎,因為前者被亞
洲的后起之秀視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代言人和裝飾品。在這些昔日的殖民地國家的領導人看
來,相信他(它)們無異于出賣本國的民族利益。
這是一道由歷史編織的隔閡,人類從此失去了相互信賴、相互協助的可能。偏見使人的
思維狹隘,愚昧又讓人難以面對現實。
戈爾茨但先生并未得到東南亞諸國的重視,尤其是在泰國,朝野上下都為一道描繪未來
的藍圖所陶醉,如何又能接受得了前途未卜的預言。
就這樣,戈爾茨但被趕跑了。然而,被他所最先預言的災難卻如期降臨了。
1997年7月2日,泰國政府和金融當局在手忙腳亂之中宣布放棄長達13年之久的泰銖
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泰銖頓時一瀉千里,處于無人救助、無人敢救的悲
慘境地,并創出歷史最低點的黑色紀錄,貨幣風暴終于在一夜之間爆發了。隨即而來的是,
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國金融市場也開始劇烈動蕩,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
吉特、印尼盾、新加坡元、甚至連經濟閉塞的緬甸貨幣也紛紛走軟下滑。人們不禁擔心,東
南亞諸國會不會重演一場由索羅斯擔任導演而一手策劃的類似于墨西哥式的金融大危機?
直到此時此刻,泰國人乃至整個東南亞諸國人才認識到戈爾茨但先生的預言是何等之準
確,當然,對于戈爾茨但本人而言,東南亞危機只是被不幸言中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