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與泰國金融危機》
--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節(jié) 世情冷暖
但是,在那時,他并沒有財產(chǎn)。因為貧困,他窘迫,難堪。但是,喬治·索羅斯感覺到
他別無選擇。因為他的學業(yè)需要財政資助,他去了一趟猶太人救濟委員會。但是,救濟委員
會將他拒之門外,并稱救濟金只向有報酬的雇傭工提供,不向學生發(fā)放。在索羅斯看來,這
種差別毫無意義。
后來,在一個圣誕節(jié)假期,他去當了一種夜間換班的鐵路搬運工,不小心折斷了腿。他
仍然需要錢。但這一次,他干的是鐵路上的工作。現(xiàn)在,他有資格了。“我認為,這種情況
下,可以從那些雜種那里要點錢了。”
重返猶太人救濟委員會,他決定提供一些純屬虛構的情況。他說他已陷入絕境,折斷了
腿,但是,由于那是不合法工作,他還是得不到國家的資助。事實上,他仍是一名學生。救
濟委員會很不情愿地同意給他一點幫助。為了籌點錢,他不得不拄著拐杖,在三層樓的樓梯
間爬上爬下。
然而,救濟委員會按時停發(fā)了索羅斯的救濟金。因此,他寫了一封“十分傷感”的信給
救濟委員會。他說,他雖然不會餓肚子,但是,他們這樣對待一個急需幫助的猶太人,這給
他的傷害實在太大。
他收到了救濟委員會的回信。
他的信產(chǎn)生了他所希望的效果,給他每周的津貼又恢復了。而且,最讓人高興的是,現(xiàn)
在救濟金通過郵局寄來,不需要他很費力地去辦公室領取了。他很高興地領到了一筆錢。但
是,為了發(fā)泄當初飽受侮辱的怨氣,在腿上的夾板取下后不久,他便搭乘便車去了法國南部
一一一而沒有通知救濟委員會可以停止發(fā)放他的救濟款了。救濟委員會對他的態(tài)度,使得后
來所有的慈善機對索羅斯造成痛苦。在70年代后期,他建立自己的慈善機構之前,他不得
不克服這種“不可忽視的隱諱”。
倫敦經(jīng)濟學院的智慧幫助索羅索戰(zhàn)勝孤獨。他依然貧窮,但他似乎更醉心于自己這種生
活了。一個夏天,當他中斷學習后,他在倫敦的一個較為貧窮的地區(qū)找到了一份室內(nèi)游泳池
侍者的工作。在那里很少有游泳者光顧,這使索羅斯有充裕的時間去拜訪附近大公共圖書
館。他度過了一部分美好的夏日,讀書,思考,在思維的世界里漫步。他后來稱這段時光是
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他的職業(yè)目標尚未確定。但他樂于沉醉在思維的王國,并喜歡寫
作。也許他會成為一個社會哲學家或一名記者,只是他不能確定這一切。
他很容易地想象自己可以留在了倫敦經(jīng)濟學院,成了一名學者,也許是像卡爾·波普那
樣的哲學家。如果他的思想能拓展得像波普那樣,或能以一些深刻洞見超越別的人,像弗羅
伊德或愛國斯但那樣,該多好啊!在另一些場合,他夢想成為一個新的約翰蒙納德·克尼
斯,達到像英國的世界知名經(jīng)濟學家那樣的思想境界。
這是索羅斯向智慧進攻的開始,也是他的生活和事業(yè)的主題之一。
不幸的是,索羅斯的成績不夠好,他的學術抱負似乎失敗了。1952年末和1953年初,
他思索著諸多哲學問題。他特別關注學識和現(xiàn)實之間的突破。在某些觀點上,他得出了他認
為是有名的哲理發(fā)現(xiàn):“我認為,從根本上看,所有我們的世界觀都有點缺陷或扭曲,爾后
我就專心研究這種扭曲的重要性。”
他開始寫一本小冊子,名曰《意識的重負》。在書中,他闡述了開放和封閉的社會的概
念。由于信心不足,手稿就被擱置了。在后來的10年里,他希望著重做那個工作,但當他
“摸不到昨日所寫內(nèi)容的頭尾時”,漸漸地放棄了它。
索羅斯知道,這不是個好兆頭。看來他成為一名教授的可能性不大。索羅斯把他的未能
完成的寫作與放棄學習哲學聯(lián)系起來,這樣有利于對金錢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