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與莊斗智》
第六章 我的經驗談
平時喜歡看書,邊看邊想,就常有些閃念出來,沒有什么邏輯性,隨手而記。這次寫
書過程中也有一些類似的靈感在不經意中冒出。在講課過程中,也常有所謂的火花和閃念。
一點點積累起來,也就有點精神上的財富。物質上的財富很多人愿意獨享,而精神上的財
富卻愿意分享的人多。這里,我把珍藏的雖然不一定是寶貴的財富拿出來,分享一下,也
見見陽光。有些雜亂無章,也不以時間為順序。如果你能從中挑出一兩件,我將感到無比
幸福。
一、莊家經常會在一些關鍵的價位擺迷魂陣。比如在相對較高的價位擺出有強大阻力
的架式,使人誤以為莊家逢高出貨,其實也許第二天這個阻力又蕩然無存了(見圖61)。
在6月2日這天,大家看在11.80元附近出現極強的阻力,使人頓生疑惑,尾市價位突然下
跌,莊家用行情告訴所有持有這支股票的人:“莊家正在準備偷偷出貨,已經高位不勝寒,
平倉獲利了結為宜。”但到第二天,行情卻搖身一變,急走上穿11.80元的阻力位,使得
即使在11.80元平倉的人們無法在原價位買回這支股票——踏空了。有見識的也許會因此
只踏空0.1元。而有些人就會死抱11.80元是阻力位的空頭思路不放,從而與整個一輪大
的漲勢行情無緣。寫這段文字的日歷是1998年的6月2日。還很難看出瓊能源從今天的11.
80元上漲到何時何價,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漲上去是一定的,還有一輪漲勢在后面。
二、莊家的行為過程是一個先在低位消化別人,再到高位讓別人來消化的過程。
三、人們在進貨階段,怕跌盼漲,所以小心謹慎,但到了出貨階段,卻由于已經獲利
往往掉以輕心,不知抓緊時機出倉。
四、有人寫了一本《股市心理學》,有幾十萬字,可想內容細致,這也正說明人們的
心理活動是異常豐富的。我覺得,無論如何分析,有一點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自己心里
別鬧矛盾,要做到這點,就必須事先把矛盾雙方考慮清楚,權衡無疑后再操作。
五、包容與消化中的消化方式有3種:
第一種,長時間小成交量,常出現在莊家吸貨階段;第二種,短時間大成交量,常出
現在莊家出貨階段;第三種,中長度時間的中度成交量,可能變化比較大,最有可能出現
在從拉升到出貨的過渡階段。
六、股市的大漲和大跌都不可喜也不可怕,因為這是一場永無結局的比賽,一時的失
敗與成功都算不上什么。在股市中的成就取決于智慧和耐力,缺一不可。
七、如果是因為希望有事情發生才買一支股票,在事情沒有發生時就該把股票賣掉。
八、無論一支股票漲得多么好,只要我沒買入,就和我無關,算不上是一種傷害。只
有那些我擁有的股票才會傷害我。
九、消息的傳播是呈放射狀的,所以一般人所聽到的消息和實際情況之間有著很大的
區別。
十、想賺錢你就必須找出別人不知道的東西,或別人不會做的事。和常人一樣地操作
是很難賺到錢的。
十一、最恐怖的餡餅就是買到令人振奮的卻沒有盈余的股票。有點像只聞到了香味,
卻吃不到東西。
十二、著名投資大師奈夫的投資理念是:買最便宜的東西,若不幸失誤,損失也不會
太大。這很像邱永漢的投資觀念。
十三、在觀察趨勢的時候,應該留心正反兩方面的投資觀點。
十四、當有利和不利的兩種主要壓力同時出現時,市場不會顯現平衡的中庸趨勢,而
經常會在不同的時間反映這兩種不同的因素。因此你必須牢記這兩項因素,隨時準備反應。
十五、投資者與投機客之間的最大不同就是他不必擔心價格的短期波動。而投機客一
開始就必須定義出他敢承受的風險。正確無誤地定義出承受風險的程度,是投機成功的根
本基礎。
十六、我的方法之所以有效,并不是我能做出正確預測,而是我有調整錯誤的空間。
十七、既然進行技術分析,就要相信它的結果。當然首先是肯定它,在實際運用中不
斷總結,靈活與堅定地適時而為,力求達到進退自如的境界。
超越技術,不是守一點、兩點的教條,而是要站在宏觀分析的大局去關照它,利用日
積月累的經驗去融會它。當你進入技術分析的世界,又能放眼技術之外,用之而不為之困,
技術才真正發揮奇效。
十八、從游戲本身中去體會游戲的法則。
十九、在思考的同時,還要關注股市中測市技術的最新發展。這些技術就是我們的武
器。
二十、過于專業化往往導致鉆牛角尖,缺乏靈活性會付出沉重代價。
二十一、圖表只能幫助那些能讀懂它的人。圖表對人最重要的作用是表達內涵。
二十二、不要第一個買進,也不要第一個賣出。
二十三、遭受挫折是在股市中常遇到的事。站穩腳跟,冷靜分析,知道這是暫時的。
二十四、不要因為某個朋友的無私和清醒,就相信他的疑惑或消息,放棄自己的思考
和原則。
二十五、如果一個人不犯錯誤的話,那他一個月之內就可能擁有整個世界。但如果他
不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話,他將得不到上帝的一個銅板。
二十六、在實際操作中,一個人必須警惕許多事情,特別是與他相對立的故事,也就
是說與人性相對立的事情。
二十七、職業投機者最主要的敵人往往產生于內部,與人性的希望和恐懼是不可分割
的。在投機中,當市場對你不利時,你每天都在希望這是最后一天,而價格卻遠不會停止。
市場轉變得有利時,你就害怕了,撤退了,不敢去賺該賺的錢了。必須同這兩種本能的沖
動作堅決的斗爭,別人都害怕的時候你該樂觀,別人都充滿希望的時候,你該害怕。
二十八、止損的問題是操作行為中的核心問題。當考慮止損問題時,實際上是在選擇,
如果止損后價格反轉,止損的操作豈不吃虧;如果不止損,價格繼續走勢不利,損失會擴
大,甚至會全軍覆沒。在兩者之間又必須作出選擇。這使我想起了歷史上的一個故事:戰
國時代,有三個國家齊力攻打秦國,已經打到了函谷關。秦王準備割讓函谷關外的三個城
池向三國講和,就問公子池的意見。公子池說:“割讓了你會后悔,不割讓你也會后悔。”
“為什么?”公子池說:“割讓三城,三國退兵,你會想:三城這樣輕易失去太可惜了。
如果不割三城,三國打進咸陽城,你又會想:早知如此,割讓三城就好了。”秦王說:“
我寧愿割讓三城而后悔也不愿等三國打到咸陽而后悔。”
其實,止損的目的也在于此:寧傷皮肉,不動筋骨。我有幾次因止損過早而失去賺錢
的大好機會,但這對我影響并不大。而幾次不忍止損的錯誤卻差點使我再也沒翻本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