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鱷的家園————蘇物貿
1996年7月,一條潮洲大鱷攜幾億資金潛入了剛剛除權的蘇物貿。大鱷的進駐,尢如舊莊
的填權,將股價從4.41元拉至11元。
以拉高派發的K線形態吸籌,其它技術指標被剛剛除權的走勢打散,使你無法進行分析。
這,就是莊家簡單明快而又毫不顧慮的一招。莊家此時的自信與胸有成竹,與技術派面
對還沒有產生作用的一堆指標的無所事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起點處,莊家已經不戰而
勝。
拉高進貨,這種大鱷風范,想必當時的股民或一些自以為是的莊家機構還沒有領教過。
因此,接下來的一個多月的平臺整理,又使莊家從容地接走了被嚇得落荒而逃的浮籌。
8月29日至9月5日,莊家把股價由8.75元一氣拉到13.50元,使所有市場人士一致確認:
此次是正式拉高出貨。隨后的幾天,莊家像撣一撣袖口上的灰塵般容易地揮去了剩余的浮籌。
9月27日,開盤價12.30元,從此,莊家以輕快的步伐,幾乎是無量上升,一路高歌。
12月16日,遇大盤行政性回調,在眾股票的跳水大賽中,該莊家坐懷不亂,鎮定自若,
甚至眾人皆醒我獨醉,還在趁反彈洗盤。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12月20日,比大盤提前4天見底。從此又一路唱著躍進歌直奔1997。
1997年4月22日,蘇物貿股價最高達37.89元。這是除權前的最后一日,與1996年除權后
莊家進場時的4.41元相比,升幅已達859%,直至此刻,長達9個月的一路攀升,日成交量幾
乎沒有超過1千萬股,無論是1996年12月的跳水,還是1997年鄧公逝世的噩耗,都末能影響
莊家的信心和執著。真可謂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終于,從除權日開始,姜太公開始收竿起釣,愿者可謂赴湯蹈火,蜂擁而至。此時的K
線走勢形態,給所有人的感覺是莊家意猶末盡,填權刻不容緩。而市場上放出的風聲是,蘇
物貿三周完成填權,目標價位看高38元以上。高成長,高送配,高利潤,高回報,真正的大
黑馬。而其它技術指標,與1996年莊家進場時一樣,被除權打散得一塌糊涂。
|